積家2024年將創作主題定調為「精準」,至於雙翼系列的精髓是以兩組互相獨立的機械裝置,分別為手錶各項顯示功能和調節機構提供動力,在品牌2007年提出這項概念之際,就是出自提升手錶精準度的初衷,因此雙翼系列久違回歸,目的就是要向世人再度展示出品牌精益求精、推廣精準制表的上乘技術力。
乍看雙翼三軸陀飛輪萬年曆會想起幾年前此系列中的雙軸陀飛輪,因為積家的設計邏輯大致就是在面盤右側放偏心小錶盤、左側則是納入多軸陀飛輪,然而雙翼三軸陀飛輪萬年曆可是功能複雜度再突破的系列新旗艦,因此它除了和Duometre雙軸陀飛輪有着一點似曾相識的味道之外,彼此間的設計還是各有各的精妙與賞玩意義。
久未出現,積家對於雙翼系列有了更多想法,2024年品牌受到自家19世紀創作的Savonette懷表啟發重新設計手錶外觀,將過往懷表般的圓潤線條帶到現代手錶上,連藍寶石鏡面也帶有更明顯的弧線,還有一個小亮點就是錶冠造型也是變得更扁更圓,表主在操作錶冠時的手感也間接提升。雙翼三軸陀飛輪萬年曆由於功能更複雜,表徑達到44mm在意料之中,而品牌也比照過往雙翼系列的傳統,仍舊替手錶配置優雅的皮錶帶,與手錶高貴的玫瑰金表殼搭配相得益彰。
修改表殼線條之餘,積家也一併調整了面盤的細節設定,面盤透過一枚金質橋板隔開,經過倒角和微噴砂處理的橋板邊緣仿佛會發光般閃閃動人,也區隔出手錶不同功能之間的領域。主要面盤充斥乳白潤飾、磨砂和環形紋飾,將較過去的雙翼系列面盤有更多的起伏層次,全新的雙翼系列面盤整體趨於平面化,積家改透過不同的修飾工藝來塑造出視覺的層次性。面盤左側陀飛輪的下方設有深藍色漆面夾板,上頭點綴的星形與圓點揣摩出夜空繁星閃爍的意象。
雙翼三軸陀飛輪萬年曆的時間顯示於主面盤部分呈現一個三角形狀的空間,處於三角形頂點的是錶冠、接着是偏心時、分小錶盤,內含大日期顯示,而在三角形的底邊兩角又分別有星期/月相顯示,以及月份/年份顯示,而雙翼系統不可少的雙動力儲存顯示,就位在前述兩種顯示與時、分小錶盤之間。
所謂的Heliotourbillon三軸陀飛輪由三枚陀飛輪框架繞着三個軸心運作,為此品牌替機芯研發了圓柱形遊絲,這和過往雙軸陀飛輪的球形陀飛輪相較又是另一個新境界。三軸陀飛輪第一個框架與擺輪呈90度排列、第二個框架再與第一個呈直角,然後第三個框架又與第二個框架垂直,其中前兩個框架由一枚呈40度傾斜的軸控制,每30秒自轉一圈,至於第三個框架則是60秒轉一圈,因為三個框架繞三個軸心同步運作,因此陀飛輪不像一般的單軸陀飛輪像是在搖呼拉圈,看起來更像是陀螺要停下前開始360度角那般瘋狂旋轉,視覺效果超震撼。因為鈦金屬的輕量特性,使得零件數多達163枚的陀飛輪重量還不到0.7克,積家於此設置陶瓷滾珠軸承取代傳統的軸芯組件,由此減少零件間的摩擦,由此延長機芯的耐用性。
表背透視呈現出積家全新創作的388手上煉機芯,這枚機芯的工藝水準用看的就能略窺一二,例如機芯零件表面分別具備放射狀日內瓦波紋、磨砂與魚鱗紋等修飾,零件邊緣也精心以手工進行倒角和拋光處理,作工之細緻完全符合我們對這種高複雜手錶的印象。388機芯的功能雖複雜,可是積家針對它的防呆設計也是做足準備,例如上煉系統和日曆顯示組件的連結並不會雙向同步,也就是手錶可以前後調校小時與分鐘,但是日曆顯示卻不會一併前前後後,它的萬年曆資訊被設定成只能往前推進,而不會在往回調時、分針時被帶着逆行,而經過積家縝密設計後的萬年曆,接下來最近需要調校日期的時間是2100年,到了2100以後,表主也只需在不是閏年的每個百年調校時間就好,對於一般人的壽命而言,的確就是接近萬年、永恆的意義了。順帶一提,手錶的月相顯示雖然小巧也並不是主要顯示功能,但是它的月相轉盤齒數也做得相對密集,每122年才需要重新調校一次。388機芯的兩個發條和能分別輸出46小時動能,保持好定時上煉的習慣,手錶每天戴出門就能維持足夠的動力發光發熱,特別是三軸陀飛輪的運轉動態會讓人感到非常享受,這也是雙翼系列沉潛多年為我們帶來的一大驚喜體驗。
18K玫瑰金材質/388手動上煉機芯/偏心時、偏心分、大日期、星期、月份、年份顯示/三軸陀飛輪裝置/萬年曆功能/雙動力儲存顯示/月相顯示/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防水30米/表徑44mm/限量20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