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Ref. 57260的開發計畫早在2007年開始籌備,直到2015年才正式發表交貨給表主,這款表由江詩丹頓經驗豐富、技術頂尖的三位制表師共同負責,而其實The Berkley超卓複雜鐘錶在Ref. 57260尚在研發階段時就已經下訂同步開催,品牌這次再度集結當年的三位頂尖制表師,總共花上11年時間終於打造出以這位超狂鐘錶收藏家名字命名的空前絕世大表。
乍看這兩款相隔9年前後誕生的超複雜懷表猶如兄弟表,事實上它們的表殼材質、懷表設定乃至外觀尺寸(表徑98mm、厚度50.55mm)皆如出一轍,甚至表殼上的滑杆、錶冠、正反面盤格局也帶有強烈的既視感,可以說The Berkley超卓複雜鐘錶並不是為了顛覆Ref. 57260呈現另一種新面貌而生,它追求的重點是在時計的複雜結構上,這款最新登頂全球最複雜時計王座的懷表大致而言無論就複雜功能項目(63種)以及機芯零件數(2877枚)雙雙打破原本由江詩丹頓自己所保持的紀錄。
之所以能在複雜度方面超越極限,關鍵在於江詩丹頓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成功將屬於「陰陽曆」制的大中華區農曆格式化,過往寶珀曾開發出Villeret中華年曆手錶已經是表壇罕見的壯舉,江詩丹頓近一步將之升華為全球首見的「農曆萬年曆」規格,大幅提升了手錶的複雜度與製作難度,因此我們在The Berkley超卓複雜鐘錶其中一面面盤可以看到像是印有生肖圖案的年份顯示,以及由天干、地支、五行和陰陽元素組成的農曆日曆——接下來要到2200年才需要調校一次日期,徹底打破表壇傳統將大中華農曆視為難以翻越高牆的障礙,憑藉這關鍵設計戴上史上最複雜時計的桂冠。除了全球首見的農曆萬年曆,The Berkley超卓複雜鐘錶還擁有一時半刻難以細數的大自鳴、球形渾天儀式陀飛輪、追針計時、天文歷、鬧鈴等形形色色的功能組合,光是想要一一欣賞品味就可以花上好一段時間。
驚人的是,The Berkley超卓複雜鐘錶延續江詩丹頓的傳統,針對機芯零件的製作、修飾抱持嚴格標準,並在產地、工藝、可靠性、制表技藝和精準性能等層面都通過檢測關卡得以獲得日內瓦印記認證——無庸置疑是史上獲得該認證最複雜的時計,而品牌雖然沒有再將時計送交COSC瑞士天文台檢測精準度,可是他們測試的結果據稱日差介於-2秒~+2秒,表現既然都比COSC標準還優異的話,有沒有實際送檢似乎並不是那麼重要了,而從The Berkley超卓複雜鐘錶達到的工藝複雜度而言,無論從任何角度而言,都很難再對它挑剔什麼,相信江詩丹頓超越極限創製出的這款表,絕對能讓表主嘆為觀止,為自己的收藏加上那最重要的一塊拼圖。
18K白金材質/3752手動上煉機芯/時間顯示/格里高利曆和大中華區農曆萬年曆/大自鳴功能/三軸陀飛輪裝置/追針計時碼錶功能/天文歷功能/鬧鈴功能/其他功能/藍寶石水晶鏡面/獨一無二款式/重量980克/表徑98mm/厚度50.5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