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詩丹頓藝術大師系列以中國明、清傳統「海水江崖紋」為主題催生兩款藝術風格手錶

English Español Pусский 简体中文
9月 2024
江诗丹顿艺术大师系列以中国明、清传统“海水江崖纹”为主题催生两款艺术风格手表
VACHERON CONSTANTIN江詩丹頓推出全新Métiers d’Art系列"Tribute to Traditional Symbols",藉以向中國傳統文化致敬。品牌受到14世紀中國風行的「海水江崖紋」啟發,並邀請到這種裝飾紋樣的專家——一位北京故宮博物院前副研究館員宋先生在手錶製作過程中提供意見讓江詩丹頓的工藝師參考,最終形成面盤帶有強烈中式風格的藝術型手錶,吸引層峰市場的矚目。

海水江崖紋在宋元時期有了比較早期的雛形,到了了明朝萬曆皇帝時期,他正式將懸崖峭壁伴着浪花澎湃定名為「海水江崖紋」。其中「海水」指「海潮」,「潮」與「朝」同音,代指「朝廷」,「江崖」與「姜芽」同音,而姜芽的形態如同山巒疊嶂。在中國,「江」和「山」的意象結合時,可代指國家疆域,故朝廷以華貴秀美的「海水江崖紋」裝飾龍袍下擺,象徵著國土永固、山川昌茂,在中國文化中,其具有崇高、神聖的意義。

江詩丹頓注意到「海水江崖紋」大量出現在宮廷建築裝飾中,也會出現在瓷器、家具和衣物,甚至是皇帝身穿的龍袍,其紋樣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標誌的悠久傳承。宋先生是中國歷史和文化符號領域的專家,他對「海水江崖紋」有非常深入的研究。也因此在他的指引下,江詩丹頓在Métiers d’Art系列"Tribute to Traditional Symbols"的四款作品中生動描繪出了該紋樣代表性的波浪滔滔與高山佇立景象,寓意吉祥與美好。

四款Métiers d’Art系列"Tribute to Traditional Symbols"分別採用玫瑰金或白金製作表殼,38mm的尺寸與手錶的氣質華貴路線不謀而和,四款可以分成兩種主題畫面,每個主題分別有兩種表殼版本,但它們全都是搭載2460機芯,這枚機芯擁有40小時動能,機芯工藝水準獲得日內瓦印記認證,特別的是,其22K金自動盤上還額外雕刻上海潮翻湧的裝飾紋理,與面盤上精巧裝飾互相呼應。

首先看到Métiers d’Art "Tribute to Traditional Symbols"——浪涌乾坤,其面盤表現技法選用源自中國的掐絲琺瑯工藝,由此展現豐富鮮艷的色彩。面盤上呈現的紋樣共需使用220根金線和超過50個工時方能完成,而且後續要用琺瑯上色時,還要依據不同的顏色和深淺色調逐層上色並放進窯爐燒制,品牌工藝師要費時至少70個工時才能呈現出手錶最終的繽紛色彩。可別以為琺瑯上色之後就可以馬上組裝,江詩丹頓還會將掐絲琺瑯面盤施以拋光打磨,最後一道收尾步驟是要在圖案上加入一層半透明的琺瑯塗層,確保琺瑯釉彩的明艷顏色可以更為清透閃耀。

Métiers d’Art "Tribute to Traditional Symbols"——浪涌乾坤的表圈上還有品牌工藝師用手工精心刻出的蝙蝠圖案,這當然也是有一定典故關係的。因為蝙蝠的蝠字和「福」同音,在中國的傳統裝飾紋樣中,五隻蝙蝠經常出現在一起,代表着福、祿、壽、喜、財等五福,江詩丹頓詳細研究了這種圖案後,工藝師遂重現了渦形蝠紋這種在中國文化中代表蝙蝠的特殊輪廓造型。

另一款Métiers d』Art "Tribute to Traditional Symbols"——月耀河山,乃是一體成型的以水紋雕刻、 藍色琺瑯和鑽石鑲嵌來表現巍峨山巒的面盤造型。手錶的面盤可以約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由深藍色的大明火琺瑯經高溫燒制層層疊加而成行程大海的面盤背景,光有琺瑯的顏色還不夠,江詩丹頓還會在面盤細細刻上疊置的波浪紋,然後在用白色琺瑯填滿波浪紋的線條。

第二部分以手工鑲嵌的明亮式切割鑽石比擬打在山脈上的海潮,用鑽石來詮釋海水,讓人想起在滿月時浪花打在岸邊山脈的景色,所以手錶的命名正是從這部分延展所獲。最後一個部分當然就是海水江崖紋不可或缺的山脈元素,品牌工藝師先刻出山脈造型並鑲於面盤,然後會在山脈雕刻中以內填琺瑯技法烘托出山的立體感。表款除了面盤鑲有鑽石,包括表圈方面也鑲上多達74顆美鑽,替面盤的畫面帶來互相輝映的聚焦效果。

18K玫瑰金或18K白金材質/2460自動上煉機芯/時、分顯示/手工雕刻表圈/掐絲琺瑯面盤/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防水30米/表徑38mm/兩款各限量15隻

18K玫瑰金或18K白金材質/2460自動上煉機芯/時、分顯示/表圈鑲鑽47顆/手工雕刻鑲貼、大明火琺瑯面盤,面盤鑲鑽238顆//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防水30米/表徑38mm/兩款各限量15隻

banner
更多

订阅Europa Star

©2025 WATCHES FOR CHINA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