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tionnelle系列這款新作以白金材質製作,41mm的表殼提供了裝飾工藝發揮的舞台,搭配深灰色密西西比鱷魚皮錶帶先行替手錶勾勒出優雅高潔的個性。江詩丹頓應用在這款作品上的裝飾藝術從「珠寶表」的名稱已經呼之欲出,然而他們採用什麼樣的寶石以及鑲嵌工藝也還是令人好奇想要探究。
原來VACHERON CONSTANTIN此次選擇應用少見的隱形鑲嵌工藝——約自20世紀初首度開發啟用,特色在於鑲嵌時會把金屬鑲爪設計在外觀看不到的地方,如此一來經由精準切割的寶石或鑽石看起來就像是因為緊密排列而牢牢固定,少了表面的鑲爪得以更徹底釋放寶石的光芒。具體的製作方式是在寶石或鑽石底部兩側劃出凹槽,搭配金屬物件的T字形軌道,所以寶石或鑽石才不需要以表面的鑲爪固定,而是靠底部的軌道緊緊嵌合。
採用隱形鑲嵌的Traditionnelle陀飛輪珠寶表用上了大量的長階梯形切割鑽石,光是要鑲上表圈以及表耳等環形或弧形表面區域已經不容易,更何況這款表的面盤還別有洞天,因為江詩丹頓將其設計成一圈一圈的同心圓造型,而且是從6點方向的陀飛輪框架外緣開始延展,這些同心圓線條粗細有別,從陀飛輪往面盤邊緣逐漸變粗,也因此鑽石的尺寸也要跟著由小改大,為了要成功實現隱形鑲嵌工藝,事前的切割工序至關重要,唯有工藝師精準的切割鑽石,量身打造出精準的線條以及大小,才能成就手錶符合VACHERON CONSTANTIN的設計藍圖,盡情釋放彷佛由陀飛輪發出的璀璨星芒。
在着迷於為數驚人的鑽石鑲嵌之餘,手錶的工藝水準也值得品味,它雖然鑲滿了鑽石,可是整體厚度其實才12.46mm,關鍵就在於內部搭載的2160機芯厚度也才5.65mm而已,這枚陀飛輪機芯共有188枚零件,它的陀飛輪造型刻意呈現出江詩丹頓代表性的馬耳他十字造型,搭配框架外圍的刻度,以及框架上的一枚鍍黑螺絲,因此能衍生出小秒顯示的作用。
在透明底蓋下可以進一步揭開2160機芯的面紗,它的底板飾有日內瓦波紋、邊緣有倒角拋光,輪系表面也有環形緞面拉絲打磨,連螺帽都要拋光與倒角處理,至於在看不見的面盤側夾板部分也有魚鱗紋修飾,再者18K金製成的環形自動盤(有助於降低機芯厚度)兩側也有機刻的巴黎釘紋,這些講究的工藝都符合日內瓦印記標準,因此底板和表殼上都可見到鷹與匙標誌,展現手錶高規格工藝水準。在2160機芯細緻的作工下,它的擺輪震頻為穩定的18,000vph,令人有點意外的是它的動力儲存可達80小時,以陀飛輪珠寶表而言,這樣的動能絕對是長效的模範生,日常佩戴的便利性打破傳統珠寶表的刻板印象。
18K白金材質/2160自動上鏈機芯/時、分、小秒顯示/陀飛輪裝置/表款鑲鑽334顆,約重27.11克拉/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防水30米/表徑41mm